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配点网股票配资网址,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案例》。
此次发布的案例既有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也有产业转型的创新探索,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好地展示了近年来在全市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今天一起来看看案例《赛力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引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赛力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引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基本情况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作为重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全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问界”系列产品深受用户喜爱和市场认可,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42.7万辆,同比增长182.8%,单位产品碳排放下降16.9%。作为新能源车企代表,参加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中国角”系列活动,向全球分享绿色低碳创新实践。
展开剩余79%图源: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 王加喜 摄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绿色发展方向,探索低碳生产路径。赛力斯将绿色低碳写入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体系,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将“双碳”目标转化为可执行、可量化的具体行动:2030年实现单位产值碳排放较2022年下降38%,2045年达成生产经营碳中和目标。同时,建立碳中和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研发、生产、供应链、物流、销服等各环节的减排工作。
(二)构建低碳制造体系,重塑生产生态基底。赛力斯三座智慧工厂,全部按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打造。龙兴超级工厂低碳设备投资超过30亿元,采用14项先进节能环保工艺与装备、10项通用节能装备、7项数字化系统,主要生产基地全部建设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引入无人驾驶电动重卡替代传统燃油运输车辆,实现厂区物流配送全链路零碳排。
(三)突破低碳技术瓶颈,驱动产业绿色升级。注重整车低碳设计,开发新型双层流高效空调系统,冬季采暖工况下单车可比普通空调系统节能30%~40%。发展整车轻量化技术,对每一车型提出超1000余项轻量化方案,问界M9玄武车身依托一体压铸高集成化设计,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212个,连接点数减少1440个,扭转刚度提升24%,轻量化系数降低到2.02。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单位里程碳足迹核算。
(四)构建生态供应链,带动集群协同转型。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集聚了大批上下游企业,基本构建以与华为跨界合作为核心,包括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的“1+1+N”合作生态关系,实现零部件高度集成和供应商本地集聚,形成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步生产的紧密“链路”。借助市场力量,赛力斯有效发挥“链主”企业带头作用,通过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等环节环境和绿色标准把控,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形成集群发展、协同转型的良好局面。
图源: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
三、主要成效
(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增长动能强劲。赛力斯产业链价值巨增,2024年营业收入达1452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营收占比超过93%。创新要素高效整合,2024年研发投入达70.5亿元,同比增长58.9%,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619件、商标3050件及著作权567件。
(二)节能降碳蹄疾步稳,绿色水平稳步提升。赛力斯2023年、2024年单位产品碳排放分别同比下降26.4%、16.9%。屋面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近1.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23.5吨、26.3吨、4.7吨。资源循环效率进一步提升,中水回用量超12.7万吨/年,循环包装材料使用率达100%,整车包装循环回收率达99%。厂内装卸、运输叉车和牵引车实现100%电动化部署,建成零碳智慧物流港项目,每年减碳近900吨。协同优化产业生态,带领供应商低碳改造,供应商已使用绿电生产制造占比达47.5%。
图源: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
(三)社会效益持续扩大,产城共荣格局形成。赛力斯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带动就业质量全面提升,2024年新招聘员工近3800人。产业人才不断聚集,研发人员占比达38%。持续深化公益事业,主要投入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等领域。
图源: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
四、特色亮点
(一)探索低碳生产组织,创新“厂中厂”模式。赛力斯联合全球头部供应商集成产业链,构建行业头部供应链生态体系,引进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企业在龙兴超级工厂内建厂,通过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集成到整车制造工厂内部,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减少物流环节,提高全流程质量管理,同步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秦蒸 摄
(二)升级低碳制造和低碳物流,赋能绿色产品升级。利用工厂厂房屋面和停车场,规划建设8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达到173MW。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为工厂生产提供了清洁的电力,减少了碳排放。同时结合制造园区特点建设行业首创的零碳智慧物流港项目,通过引入18台无人驾驶电动重卡,替代传统燃油运输,并使用绿色电力进行重卡电力补能配点网股票配资网址,大幅度降低厂内物流排放。生产制造和物流低碳措施的应用,问界M8、M9在2025年获得一级低碳标签。
发布于:北京市中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